12v电机减速机连接法兰盘历史沿革的齿轮精度标准

日期:2022-10-13 17:08:38浏览量:92725

在介绍了直流电机之后,今天的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点关于12v大功率减速电机齿轮精度标准的知识。齿轮精度标准始终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,相互促进。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齿轮精度的不断提高,齿轮精度的不断提高和升级进一步推动了齿切机床、齿轮刀具、齿轮仪和齿轮检测技术的进步。

追溯历史,18世纪初法国首次研制出铣齿刀。(L.Euler)对渐开线作为齿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,对渐开线齿形的广泛应用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。(M.Camns)它确立了齿轮接触点轨迹的概念,即齿轮啮合定律,它在齿轮设计和制造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后来,随着成型法的出现,也出现了模拟模切齿的方法。直到1887年,德国才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台带有差动齿轮机构的滚齿机。1900年获得专利后,成为现代滚齿机的代表产品。

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,12v大功率减速电机互换性成为制造商和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。齿轮制造质量的判断促进了齿轮仪表和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。周节仪是1922年开发的,马格仪是1926年开发的(MAAG)公司制造了便携式基节仪,1931年开发了导程仪,然后是齿厚测量技术。有了这些基础,1932年英国才制定了第一个齿轮公差标准,其标准编号是BS436一1932。

在初始齿轮精度标准中,齿轮误差的概念是基于几何形状,从单个齿轮和齿轮形状、位置、齿厚等指定齿轮的误差项目。根据这一概念确定的主要误差项目包括:齿间距误差、齿形误差、齿向误差和齿厚偏差。这一时期的12v大功率减速电机齿轮标准包括:英国BS4361940,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标准AGMA231.02-1941,德国企业工程师协会标准ADB提案,前苏联国家标准rOCT法国标准1643-46NFE23-006(1948)等。这一时期标准的主要特点是规定的等级较少,只有4~五个年级。从几何的角度来看,根据极其简单的模式确定单个误差,如齿距、齿形、齿向、齿厚安装偏心相关的齿轮径向跳动。